宝鸡市:抓好麦田早春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3-08

  雨水将至,为不失时机地指导农民群众掀起春季麦田管理高潮,2月11日-15日,市农技中心组织市县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调查小麦苗情和土壤墒情,研判小麦生长形势,现场为种粮大户和群众管理晚播苗小、苗弱田块开“处方”,多措并举,促弱转壮,打好夏粮丰产基础。

  据调查统计,全市小麦播种面积281.9万亩,没有“土里捂”和“一根针”田块。其中,一类苗面积124.9万亩,占播种面积的44.3%,平均亩总茎73.8万,单株分蘖4.5个,叶龄7.0片,次生根6.3条;二类苗121.8万亩,占播种面积的43.2%,平均亩总茎62.5万,单株分蘖3.75个,叶龄 5.9片,次生根4.0条;三类苗35.2万亩,占播种面积的12.5%,平均亩总茎44.5万,单株分蘖2.4个,叶龄4.6片,次生根3.4条。少数田块出现冬前化除药害,叶片干枯。我市整体苗情较去年同期偏弱,主要表现在一类苗略有减少,二、三类苗较去年略有增加。

  当前正是加强小麦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的关键时期。针对晚播弱苗田块,一是及时镇压划锄。选择晴好天气,发动群众及早开展镇压划锄,破除板结,踏实土壤,增温保墒,促进弱苗根系生长、苗情早发。二是早施返青肥。对于二、三类弱苗和冻苗田块,指导群众在返青期结合降雨

  或浇灌早施返青肥,亩追磷酸二铵5-8斤、尿素5公斤,尽快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促蘖成穗。三是及时开展化除。冬前未进行化除的田块,应选择早春日均气温在5℃以上及时补除,指导农民选择适宜除草剂,提高化学除草效果,减轻杂草危害。四是做好病虫害防控。尤其是条锈病的防控,以及极端天气的应对防范工作,力争夏粮再获丰收,确保粮食安全。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jstg7133/20220302/97878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