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丁宅乡搭建科技平台为农民排忧解难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0-30

近日,丁宅乡上宅村水蜜桃种植户丁建章的专家试验地里,工人们正按照浙江理工大学教授杨宗岐开出的施肥方子配比有机肥。这1亩试验地,与丁建章其余13亩水蜜桃不同,从施肥、灌溉到疏果、采摘,全按专家的管理方法进行。

“个头大、卖相好的精品水蜜桃,12只一箱卖80元,还十分抢手,而普通的水蜜桃只卖5元一斤,却愁销路。”丁建章坦言,今年普通水蜜桃的滞销让不少果农意识到,只有不断提高水果品质,走精品水果道路,才是长远之计。让他高兴的是,今后专家来到田间地头面对面“会诊开方”将成为常态。“很多果农种植全靠经验,缺乏科学的管理方式,如今有了专家指导,相信水果品质会有很大提升。”丁建章信心满满地说。

从今年9月初开始,在丁宅乡,草莓、桑果、水蜜桃、猕猴桃这四类主导水果各配备了一名浙江理工大学的教授作为指导专家。与丁建章一样,其余3位种植大户也划出了1亩地作为试验田,由专家规范整个生产过程。

“通过开展多种试验,实现四类主导水果的科学化种植。”丁宅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乡将依托强有力的专家队伍,在农户中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农药使用、采摘、配肥等生产过程,用科技为农民排忧解难。

这是丁宅乡果农科技提升项目的一项内容。该项目包括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和农技指导常态化两方面,是该乡“四季仙果特色农业强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农业科技试验推广和对广大农户的常态化指导,提升全乡草莓、桑果、水蜜桃、猕猴桃等四类主导水果的品质和产量,推广试种成功的新经济作物。同时积极引导果农在具体生产中自觉运用农业科学技术,助推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在丁宅乡农科技试验与推广示范基地里,13亩试验田内试种新品种已达5种,柑橘、冬桃、冬枣等新品种,预计明年就能挂果。为了方便推广给农户栽种,每一种水果在试种期间都建立生长档案,每天记录植株生长情况和劳作情况等基本种植信息。

丁宅乡还设立了农科技培训室、水果品质检验检测室,并联合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院开展为期3年的科研合作,组建专家队伍,采取“线上+线下”的指导模式,开展农科技常态化指导。一方面,安排农业科技专家每月至少一次来丁宅乡“坐堂问诊”,接受农户种植咨询,下田头面对面进行“会诊开方”;另一方面,搭建丁宅农科技指导微信群,邀请农业科技专家加入微信群,对农户日常遇到的种植问题进行线上答疑,提供零距离咨询。

浙江省绍兴市发展改革委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