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长短结合 多重保障 确保脱贫攻坚效果扎实稳定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1-27

  渭南市临渭区根据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给贫困群众量身定制产业组合,实现多产业长短结合、多重保障、确保脱贫攻坚效果扎实稳定。

  趁着农闲,临渭区阳郭镇肖底村的扶贫干部,又一次来到了贫困户严平安家里,询问扶贫产业发展情况。今年,严平安家可以说是好事连连,新养了10只奶山羊,核桃地里套种中药,一亩丹参就卖了三千多元,村上光伏发电他也入了股,每年可以领到6000元的分红,刚刚落成的安置小区里,他还分到了一套单元房。

  渭南市临渭区阳郭镇肖底村贫困户严平安:“只出一万块钱,国家给了100个平方(安置房),这最好,这对于我来说最实惠。”

  严平安所在的肖底村是典型的山沟村,粮食产量低,但是光照好、污染少,在脱贫攻坚中,当地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核桃、中药、养殖、光伏发电等产业。

  包村干部、阳郭镇镇长助理曹钰:“以中药材、核桃,短期促进贫困户脱贫,用光伏产业促进贫困户走向小康的思路,大部分贫困户都是发展了两到三个产业,从长短各方面进行了保障。”

  在渭南市临渭区北部的蔺店镇,62岁的贫困户刘孝贤和老伴正在枣树地里忙着采摘套种的茶菊花。今年春天,镇上免费给贫困户提供种苗,老两口尝试着种了一亩。

  渭南市临渭区蔺店镇刁刘村村民刘孝贤:“(合作社)和我们签的有协议书,就说每(斤)不低于5块钱。这已经卖了2000来块钱。”

  蔺店镇扶贫干部还专门从浙江请来技术员,常年驻村指导,并且筹集资金120万元建起了茶菊加工厂,注册了“渭岚堂”商标,党员干部当“店小二”,服务产业脱贫,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渭南市临渭区蔺店镇镇长杨扬:“我们所有的干部都当销售员,都当推广员,都当宣传员,人人为茶菊做代言,(收入)将回馈到我们包联的贫困户、贫困群众。”

  目前,渭南市临渭区整合扶贫资金,以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集体公司为平台,为贫困户量身打造脱贫产业组合,全区葡萄已发展到25万亩,核桃20万,规模养殖场1302个,贫困户年人均增收2000元。

  渭南市临渭区区长刘宝琳:“产业帮扶实现了全覆盖,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均有两个以上的脱贫项目保障,做到短期能脱贫,长期能致富。我们将扭住产业扶贫不放松,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确保全区贫困群众脱真贫、真脱贫,实现扶贫路上不落一户不少一人的目标。”

  

   渭南市发改委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