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生态养殖,致富路宽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1-17

  在合作镇最北端蒿枝港河南侧,成片林地中掩映着一个年出栏规模达2000头的生态养猪场。走进养殖场,除了闻不到猪粪的腥臭,见不到飞舞的苍蝇,看不到污染的沟塘,还惊讶于隐藏在林地中的一个万羽散养鸡场,还有就是四周20亩水面清澈的养鱼池塘。“生态养殖,环保优先,有了良好生态环境,我的发家致富路越走越宽广。”指点四周树青水绿,养殖场主人季卫自信地介绍。

  季卫20年前创办的这个养殖场也有过臭气熏人、蚊蝇飞舞、猪粪堆积、百姓埋怨等一系列烦恼。对此,深知“环境搞不好,致富难长久”道理的季卫早在10年前就开始将整治养殖环境作为自己发展壮大的头等大事。对所有猪舍全部安装灭蝇笼,一举破解灭蝇难问题;清理开挖猪场四周20亩沟塘并将之开辟成生态鱼塘,条条水沟从此清清爽爽,还年年“捞”得上万斤鱼蟹;将猪粪干湿分离,干猪粪奉送给周围群众,既“做了人”,又较好地解决了猪粪的出路。2015年,得知建设规范化沼气池可以进一步化解猪粪污染,提升养殖场生态环境质量时,季卫又在政府支持下,兴建了一座200立方米的沼气池。沼气池建成后,他灵机一动,将产出的沼气用于猪场取暖,实现了冬季养猪效益的明显攀升。在猪场环境得到不断治理和优化的进程中,季卫放开手脚,实施猪场的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大,10年间,他的养殖规模由年出栏500头稳步增加到了目前的2000头,其间,从未因养殖污染而受到农业、环保部门的查处或遭到周边群众的投诉。

  3年前,面对猪场沿河15亩林地野草遍地,季卫突发奇想,通过养殖“散放鸡”,除草害、增收入呢。季卫购进苗鸡,注重防疫,六七个月后,这批散养鸡只只长成了商品鸡,试着到镇上菜场销售,每斤十二三元仍供不应求。此后,季卫采用“批次暂养”方式,将散放鸡规模逐年扩大到年出栏10000羽,不经意间,除了草害、美了环境,去年以来又额外净赚了三四十万元。

  

   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启东市发展改革委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