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组织召开全市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建设现场会

来源: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3-03-13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冬种冬翻的部署要求,提前谋划早稻生产,动员各地抢抓时机、大干快上,迅速掀起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建设热潮,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育秧中心”,提升全市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打造轮作模式全省样板。11月10日上午,全市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建设现场会在南昌县蒋巷镇召开。南昌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彭开先,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小文出席会议,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龚林涛,副局长李慎林,市农科院副院长徐宝庆,各县区(开发区)、湾里管理局分管领导、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全市10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参加会议。

  参会人员察看了两种育秧中心建设模式,观摩了机械化播种育苗现场、无人机油菜病虫害防治现场、冬闲田翻耕现场、三沟开沟现场、油菜移栽现场、油菜一体机播种现场。随后在大田农社召开会议,会上,种粮大户、农机合作社代表围绕育秧中心建设基本情况及农事服务情况,2022年水稻良种、2023年水稻新品种和油菜收割的最佳时间,机械化播种育苗和烘干技术,机械化机插秧技术进行了发布交流;市农技推广中心有关同志介绍了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项目奖补政策、推荐了适宜南昌市的农机具清单,讲授了农业生产相关技术要点、发布了2023年全市早稻、中稻、晚稻、油菜种植品种建议清单。

  会议指出,各地要坚持目标导向,一是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要补齐短板,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出路就在育秧中心建设上。二是实现“稻稻油”“稻再油”等轮作模式。要努力破解“种了油菜就不好种早稻”的难题,实现“稻稻油”“稻再油”等模式,育秧中心建设是关键。三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水稻机械化移栽是绿色稳产增产技术,具有灾害抵御能力强、除草剂使用少、增产潜力大等特点,对于缓解多熟制季节茬口矛盾、提高水稻复种指数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一是解决好“政府与市场”的问题。明确育秧中心的建设主体是关键,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要对每个拟建育秧中心明确挂点领导、实行分片包干,确保育秧中心早开工、早建设、早建成。二是解决好“点与面”的问题。各县区要在前期摸排的基础上,确定建设规模,合理科学分布,确保明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每个乡镇要建立一个育秧中心”目标。三是解决好“建与管”的问题。在日常管理上,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对已建成的育秧中心,要“一对一”建立对口服务机制,依托送科技下乡、农业大讲堂等活动,切实提高农业管理者、种粮大户的技术水平,助力实现增产、增收、增效。

  会议要求,要坚持责任导向,一是要素保障要“实”。强化资金和技术服务保障,多部门联动广泛宣传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各项补贴政策,同时要进一步组织全市种粮大户开展机械化播种育苗技术操作培训。二是项目定位要“准”。要着力解决小农户育秧难、成本高的问题,既要加快建设标准化育秧中心,也要发展轻简化育秧中心。三是建设进度要“快”。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决担起各自职责,真正把育秧中心建设落到实处,早部署、早谋划,为明年早稻生产保驾护航。


原文链接:http://nync.jiangxi.gov.cn/art/2022/11/10/art_27883_422301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