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长沙,共话整体解决方案——畜牧业现代化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论坛在长沙盛大举行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4-19


  畜牧业现代化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论坛在长沙盛大举行

  随着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和区域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生猪、鸡饲养量的不断增加, 大量废弃物给周围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并且目前,畜禽养殖的规模参差不齐,小规模及散养养殖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造成污染治理的难度加大。同时区域之间畜禽养殖量差异性极大,现有土地的载畜量极其不平衡,一系列问题 导致畜禽养殖与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矛盾问题日益突出,不同程度制约了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

  加上近几年新《环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72020年)》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利用迫在眉睫。

  开幕式

  为此,2018年4月17日,由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主办,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技创新联盟承办的首届畜牧业现代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论坛湖南长沙威尼斯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此次论坛以创新、绿色、发展、共赢为主题,探讨当前畜牧业发展形势与任务,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畜牧业绿色发展,构建现代畜禽育种体系,碳减排与碳排放,生猪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主要内容,立足当前畜牧业大环境,共同探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方法、新模式、新征程。

  该论坛由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主办,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技创新联盟承办,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为论坛支持单位。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路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等专家和企业家代表,围绕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作专题报告,宣传国家政策,解读重点工作,搭建交流平台。

  来自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兽医局、中国畜牧业协会、各省(区、市)畜牧管理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科研院所以及畜禽养殖企业、粪污资源化利用设备企业等近1300人出席了论坛。

  论坛现场

  据了解,畜禽养殖引起的污染主要使由于畜禽粪污处理不到位、利用不充分造成的,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使解决畜禽养殖污染的根本途径,主要存在的问题:问题一:种养结合不紧密,资源浪费与地力不高同时并存。问题二:规模猪场与有机肥厂产销对接不紧密。问题三:支撑服务较薄弱,缺少粪污处理利用的标准方法和技术指导人员力量。问题四:粪污处理设施搭配不完善,养殖场配套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建设、改造不完善,不到位。问题五:处理利用不彻底,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的二次污染。这些问题成为困扰都是制约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因素。

  论坛上,演讲嘉宾们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存问题有哪些具体解决方案?又传递了哪些有价值信息用来指导生产实践?对未来的行业发展有哪些指导意义?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

  嘉宾分享 精彩纷呈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做主题报告

  粪污资源化利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为契机,把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举全行业之力破解粪污难题,实现粪污变废为宝,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 于康震


  我国的育种面临着三多三少,三多是研发人员全球最多、财政投入多、种业企业的数量全球最多:三少是龙头企业市场占有份额少、自主培育的重大品种少之又少、真正育种的企业少。科技强才能种业强,种业强才能产业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大党委书记 黄路生

  目前,困扰我国养殖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疾病还是一个主要因素。从我国近十年养猪业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来看,三大系统性疾病在我国规模化猪场流行现状,分别是繁殖、腹泻和呼吸道疾病,导致生得少、死得多、长得慢。这三大系统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猪病防控中最突出、最复杂、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生物免疫预防疫苗的毒株类型与流行的毒株匹配度100%,效果就是100%。要使用从本地分离鉴定筛选出毒株的疫苗进行免疫,才会有最好的效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大教授 陈焕春

  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总工程师邱伯根,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教授陈瑶生,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大教授李胜利,特驱集团董事长王德根,中国机械工业集团首席专家吴德胜等行业专家也参加了本次盛会。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论坛时强调,粪污资源化利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为契机,把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举全行业之力破解粪污难题,实现粪污变废为宝,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会议强调指出,深刻认识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管理责任落实、落细,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既要着力增加绿色优质畜产品供给,也要以粪污资源化利用为抓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优化布局、配套政策、完善机制,扎实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大家一起努力开创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和绿色发展新局面。

  大咖对话 精彩纷呈

  围绕如何破解畜产品价格波动,论坛邀请了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志芬、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资深副董事长白善霖、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林、现代牧业集团副总裁陈红波展开进行大咖对话,与参会代表共同探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畜牧处处长左玲玲主持大咖对话环节。

  畜禽养殖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针对目前行业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农信互联成为畜牧行业的一个独角兽,凭借自己在大数据方面多年的积淀,在数据+管理+金融等领域取得了显着成绩。

  农信集团董事长薛素文以融入农业互联网时代为题做报告。薛素文表示,互联网作为农业行业的新生代,在畜禽养殖、产销对接、信息化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农业互联网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也正在不断地在变化着,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过渡,将发展目标聚焦在生产和经营端,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的改革、效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等问题,这也是当前时代最主要的命题。

  而针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信集团最大的优势是独有的农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

  一是畜禽养殖大数据。在全国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生猪、蛋鸡、肉鸡、奶牛、肉牛、肉羊等六大畜种的养殖情况实时监控。猪联网是农信互联精耕三年的一款爆品,目前有超过2400万头生猪与1.36万家规模猪场及相关企业活跃在猪联网的生态体系中。有许多养猪企业通过猪联网完成了猪场的数据化、智能化升级,农信互联还将一步升级猪联网的各项体验,全面引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猪联网的数据采集及远程控制的智能化水平,推动与企联网的全面融合,实现从生产管理到供应链、财务、人力、办公等高度协同。农信蛋联自主研发的蛋鸡管理系统、蛋商城、蛋金融三款产品,目的打造禽蛋业全产业链互联网化,连接禽蛋业各类资源,构建最底层的共享机制,重构传统禽蛋业秩序,建立适合未来发展的新规则,通过内合外联,重构秩序,在一个平台上联合、共享、共生。

  二是畜禽粪污大数据。依据粪当量将全国养殖量的分布换算成全国粪污产生量的分布,进一步分析土地承载力和碳资源管理;通过对生物质天然气、沼气发电、有机肥还田进行大数据分析,实现粪污利用资源化。

  三是产品交易大数据。搭建畜产品、有机肥及农作物等产品交易平台,实现养殖收益最大化。农信互联与农业行业细分领域中的龙头企业合作开发的行业云,集管理、交易、金融为一体的农业互联网+ 解决方案。借助农信互联强大的技术、开发及运营能力,合作企业可借助其在细分行业中多年累积的资源与经验,整合行业资源,链接行业上下游,对生产资料、主产品及附属品电子商务销售、物流运输、金融服务等环节进行全链条的互联网平台覆盖。农信互联,通过粪污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这些整体方案的实施落地,让规模猪场的废物有地可去,解决航信信息不对称等行业痛点。农信互联对运用互联网+解决方案,解决他们的行业痛点,提升管理效率。

  在智能商业的时代,大多数的决策及商业模式是依靠数据及其支撑的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的,依据数据及人工智能决策所取得的成果在未来时代里将永远超过今天人工管理所带来的效果。

  农信互联集团董事长 薛素文

  畜牧业绿色发展 农信互联在行动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增效、增值、增美、增绿已成为行业共识。作为畜牧人,同样有责任、有义务为畜牧业绿色发展付诸行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农信互联作为互联网+农业的重要代表,在用互联网改变的道路上,深刻践行用互联网改变农业的伟大使命,践行畜牧人的责任和担当,加快推进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改变行业困境,尽自己的力量。

  农信互联的未来是一家农业生态运营的平台型企业,过去三年以生猪为核心,建立基于生猪行业的垂直生态网络平台。如今,这个平台已初具雏形,基于生猪平台的数据引擎与网络协同功能不断加强,现在重点要做的不是搭建平台,而是如何让这个平台的体验感更好,生态规模更大,聚融更多的行业资源,生态链上的合作伙伴得到更大的实惠,带给行业更多的改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从理论上将会颠覆未来所有的企业,数据能力也是农信互联为传统企业提供线上化、共享化、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引擎。因此农信互联本质上是一个数学公司,要用大数据的力量颠覆性的改变农业企业的效能并降低他们的成本;农信互联还是一个农业服务性平台,坚持用平台的力量将自繁自养与社会化资源连接起来,在中国农业中产生一个新的物种。

  农信互联从2015年的猪联网1.0,到今天的企联网、渔联网、田联网等,就是在承建三种东西:第一个是农业经营的大数据,第二个是组建电商场景,第三个是承建一个金融的服务体系。而这三种东西,也正是农信互联经营模式的核心内容。农信互联借助行业的优势。在深化猪联网的产品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产业的横向拓展,做大做强农信大生态。

  资源有限、整合能力不足、生产效率低下是中国农业产业的现状。在农信互联的发展过程中,未来农业互联网的发展一定是在全产业链进行有效的布局。农信互联所做的一切,是大势所趋,势必助力中国农业智慧化转型升级。

????(文章来源:农信互联)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