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巴州区高质量推进农业产业韧性发展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4-08-08

  近年来,巴中市巴州区坚持短期产业长效化、骨干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优势化,优势产业集群化,高质量推进农业产业韧性发展,新(改)建中药材、果蔬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万亩和规模养殖场108个,提升13.5万亩在地药材和水果科学管护及329个规模养殖场规范运行,建立“稻香杯”优质稻生产基地15万亩,粮油播面稳定在113万亩以上。

  实施项目,协调发展。精心做好农业项目谋划、包装、争取、招引、建设、服务,突出抓好上争支持和外抓招引,强化重点项目落地,发挥项目引导和产业配置的协调功能,争取和实施优质稻结构调整县、玉米产业集群、经营主体能力提升、高标准农田等中省项目117个资金13.12亿元,招引农业产业企业7家,吸纳资金6.5亿元,有力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发展。

  建设园区,引领发展。实行全域谋划、功能错位、专班推进、资源整合、能力集成,致力于科技+产业+生活社区,采取大园区建设、多业主经营,建成省五星级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农业现代园区6个,切实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构建北部茶旅融合、中部道地药材、南部粮畜种养农业“三线”产业集群。

  培育业主,带动发展。探索“国企/业主+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创新产业发展利益连结机制,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509家,其中省级以上示范社(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4家,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112人、农业产业领军人才29人,建成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44个,构建区、乡(镇)、村三级服务体系,着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适度规模经营。

  改善基础,高效发展。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切实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农机能力提升计划,注重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和修复灾毁农田15万亩,机电提灌站12处,建成农产品烘干房156座和冷冻、冷藏、气调库96座,在粮食产业园区建成具有农业生产“四情”实时监控的智能化管理平台。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4/8/7/44cf887ca20f48a48d4715bcc5acf32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