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0年宁波市存量建设用地新政:三年内必须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6-05

  2018年5月末,宁波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宁波市推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表示三年内必须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计划提出三项目标任务:

  一、加快促进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到2020年,全市消化利用批而未供土地12万亩,控制省建设用地动态监管系统中批而未供土地规模不超过7.3万亩。其中,中心城区经批准的用地规模征收报批率达到90%以上;2006年之前形成的批而未供土地和2018年之前单独选址报批、违法补办形成的批而未供土地原则上到2018年底应消化处置利用完毕。

  二、妥善推进供而未用土地处置利用。到2020年底,2017年底前形成的供而未用全部处置完成,2018年1月1日起动态新增的供而未用处置完成率90%以上。

  三、深入推进城乡低效用地再开发。到2020年底,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5万亩。符合条件的历史遗留用地(包括位于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以外)原则上在2018年底前全部完善用地手续。

  2018年,宁波计划供应土地1643宗,总量为8.40万亩,其中,市区拟供应721宗4.28万亩。年均盘活量几乎与2018年的计划量相等。

  为什么要推出这个计划?

  从城市发展角度来看,用地供需矛盾是很多城市面临的痛点,尤其是在耕地保护越来越严,建设用地减量的背景下,如果大量用地供而未用,必将使得一些新项目无地可落,城市动能转换找不到地理空间。

  从房地产的角度来说,住宅库存少是当前的主要矛盾之一,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大供应量,将推地的计划落实到位。而在推地过程中,就会出现某些地块因为各种原因闲置的,比如规划等待调整、资金没有到位等等,这些都是这次计划要解决的问题。

  除了政府要加快推地动作之外,还可能存在一些企业或个人,之前拿了地却迟迟不动工的,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这就需要政府出面,该推进的推进,该处罚的处罚,促进新的供应量早日入市,缓解当前缺地、缺房的窘境。

  宁波市政府为此还成立了推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市长裘东耀担任组长。40多个成员都是相关部门、区县市政府的一把手。可见重视程度之高、执行力度之大。

  计划有哪些具体举措?

  针对批而未供土地消化、供而未用土地处置、低效用地再开发三个板块,共出台了10项全新的政策举措。

  批而未供土地消化

  一、实施先存后增用地保障模式。经营性用地实施先存量后增量的用地保障模式,先安排批而未供土地供应,后安排存量盘活挂钩指标。确实无法消化的批而未供土地,可以通过指标盘活的方法进行消化利用,实施批而未供土地空间优化调整。

  二、加快推进征地拆迁。2015年之前的拆迁项目,原则上2018年底前完成清零。未按要求完成的,暂停该乡(镇)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使用。

  三、加快规划调整完善。因城乡规划调整的,要加快实施规划局部调整。对城乡规划明确近期不实施的地块,可办理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以基础设施项目报批的,可安排临时停车场、临时公园绿地供应。

  四、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对属于项目原因或资金未落实等情况造成批而未供或具备供地条件未办理供地手续的用地单位,暂停该用地单位其他项目报批。

  供而未用土地处置

  一、加强建设项目用地批后监管。落实项目用地信息现场挂牌公示制度。建立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实施重大闲置地块挂牌公示制度。凡是因企业原因造成土地闲置的,暂停该土地使用权人全市范围内土地竞买资格。

  二、创新供而未用土地处置方式。因企业原因闲置的土地,可采取限期开工建设或土地储备回购的方式进行处置。也可以按照二级市场试点政策,引导进入二级市场实施转让。对用而未尽地块,允许通过分割转让、分割收储等办法盘活。

  城乡低效用地再开发

  一、扩大适用范围。低效用地调查数据年度更新范围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扩大到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包括农村)。

  二、允许复耕盘活。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乡规划的,国土资源、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抓紧调整完善,确实无法调整完善的,第二次土地调查为建设用地的,可适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处置。

  三、实施倒逼机制。现用地企业因资金困难等原因近期内确实无法完成补办手续的,可由政府出面完善用地手续后租赁给企业使用。用地单位不愿完善用地手续的,应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城镇低效用地改造为商服用地的,可分割销售。利用存量土地用于鼓励类经营服务项目的,可实行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5年过渡期政策,不再缴纳土地收益金。对城镇低效用地改造为标准厂房、小微企业创业园的以及再开发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的,可由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实施奖励。

  计划会带来什么影响?

  在上周,我们统计了2017年至2018年3月宁波已经出让的土地后,发现潜在的市场供应量。这个阶段宁波市五区一共出让了47块土地,总计容面积493.55万方。47块土地中有20块地(192.7万方)还没有项目。

  我们目前尚不清楚2018年年底前需要处置的183宗土地里有没有这20宗地,如果这些都算在内的话,那么它们就需要在今年年底前动工,一旦动工,离项目入市也就不远了。如果年底前后能新增20个项目,这个供应量将是非常可观的!截止上周,宁波市六区存商品房房源也仅仅约197万方,库存翻倍,对于购房者来说选房也就不用那么艰难而慌张了。

  其实我们在统计潜在库存时,也仅能看到近两年成交的土地有没有项目入市,但实际上,再久远一些的土地可能也没有动工,一些已经征迁的地块,也可能长年空置,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造什么,围墙后的荒地甚至变成了周边居民的菜园,不仅是资源浪费,更严重影响着城市环境。

  在消灭围挡任务后,推进存量建设用地计划的提出,一来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城市环境。另一方面对一些只拿地融资、不开发建造的企业也设置了拿地门槛,如果项目迟迟不动工,除了违约金,可能会被限制拿新地或开发新项目,倒逼企业加快建设,对城乡政府亦是如此。

  这10项新举措涉及范围广,几乎任何和土地有关的都包括在内:国土资源、征迁办、规划部门、企业等等,多管齐下,再加上惩罚力度大,对于这项计划的推进,我们充满期待!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