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注意了!农村集体土地承包6大乱象要严查!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6-27

  为了彻底整治农村土地乱象问题,我国在有关部门组织的一次集体资产清查工作会议上严肃提出,土地作为重要的农村集体资产必须严格清查,特别是对于承包不按程序、长期不交租金、改变土地性质等问题要坚决纠正并追究责任,以下6种承包乱象要被治理了。

  

  1、长期不交租金,蛮横耍赖皮。有些集体土地被承包后,承包人以土地收入少、种地不赚钱为由长期不交承包费,有的是依仗人多势众没人敢提反对意见,有的是私下与村干部交易,村民对此很无奈。

  2、转租转包太多,集体利益受损。农村土地转租转包是被允许的,但必须经得土地所有权人和原承包权人的同意,并在村委会备案,但有些集体土地被多次转包转租且不遵守上述规定,在收租金、防止破坏耕地等问题上只能集体利益受损害。

  3、不公开不招标,个人说了算。一些农村在集体土地承包时不能按照相关规定公开招标,而是在土地承包中搞私下交易,很多都是村干部亲戚朋友或者家人来承包,别人想承包只能靠边站,承包费是多少、承包期限多长、承包双方有什么权利和义务等事项,都是由村干部说了算。

  4、名为承包土地,实为以租代征。根据土地管理相关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只能用于农业生产,除宅基地等3种规定的情形外,搞非农建设必须申请国有土地,但一些人钻国家政策的空子,在承包的农村集体土地上建厂建房、搞商业开发,这种以租代征行为必须制止。

  5、包地为骗补贴,土地撂荒浪费。近年来,国家鼓励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鼓励种粮大户经营生产,对承包土地到一定数额的种粮大户给予更多的补贴补助,一些人承包村里集体土地,种粮生产为假,骗取补贴为真,承包不耕种,造成耕地撂荒浪费。

  6、长期霸占不交,总想化公为私。有些人承包集体土地没有明确期限,长期承包租用,把集体土地当成自家土地,总想长期间承包后形成事实,不再交于集体。

  

  农村承包土地纠纷解决办法:

  1、调解。村委会或政府代表主持调解。当事人可以书面申请也可口头申请。调解人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政策法律知识,在耐心的调解下,当事人双方达成书面协议和相关记录。

  2、申请仲裁。调解不成或或调解后调解书收到前反悔的可申请。有专门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负责仲裁土地承包纠纷。委员会设立在县或市。担任资格其中有一条就是当地威信较高,并熟悉农村土地承包法律以及国家政策的居民。仲裁是很好的解决纠纷办法。

  3、法院司法程序。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注意!这几种情况下的承包地将会被收回!

  1、撂荒和闲置耕地

  现在,很多人都去城里打工,家里的耕地没有人种植,就一直闲置在那里。国家为了推动土地整治与改革工作,禁止搁置荒芜土地、污染浪费土地等行为的出现,在《土地管理法》中第三十三条就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同时在《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规定:土地搁置荒芜三年以上将会被收回。

  2、在农田里挖土采砂

  有很多朋友建房的时候,想要将宅基地垫高一点,不是去购买而是直接去挖自家的田地里,这种行为是不允许的。还有的人在接近河滨的农田里采砂,同样这样也是禁止的,一旦被发现,轻则罚款重则将土地收回。

  3、家庭再无其他成员

  如果家庭中个别人员去世,那么其他人则能够继续承包,而如果家庭成员全部去世,那么土地将会被收回进行重新分配!

  

  4、农田里建房

  有些地方管理比较混乱,村民有时候没有申请到宅基地,就直接在耕地上盖房,我们老家曾经有一段时间就是这样。这在法律上绝对不允许的,耕地只能是用于农业生产,不能将耕地私自变成宅地,否则土地将会被收回。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