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怎么搞?这些变化你看到了吗?

来源:三农内参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25-04-02

乡村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所在,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占据关键地位。《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七条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今天,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乡村文化怎么搞?这些变化你看到了吗?

《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七条规定,国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每年农历秋分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现实里,乡村文化建设在这一法规指导下稳步推进。以价值观引领而言,不少乡村通过宣传栏、村民大会等形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村民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邻里关系愈发和睦,互帮互助氛围浓厚。在弘扬民族与时代精神方面,乡村不再固步自封。

在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上,各地加大力度。古老的乡村建筑被妥善修缮,传统民俗活动得以传承,如一些地方的传统庙会,在保留传统仪式的同时,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不断完善,村民休闲时有了好去处,精神文化生活愈发丰富。中国农民丰收节更是成为乡村的文化盛事,每到秋分,乡村沉浸在欢庆氛围中,农民的丰收喜悦得以尽情释放,极大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

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认为,以《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七条为指引,乡村文化必将绽放新的光彩,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高度。

全国三农调研中心调研员,致力于精准捕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热点问题,及时响应社会关切,推动三农问题的积极解决。加入我们010-69945235。

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