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胆千万吃不得!这些风险你必须知道

来源:三农内参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25-04-14

民间常流传鱼胆有“清热解毒”“明目”等功效,但真相是:鱼胆内含有剧毒物质,其中氢氰酸的毒性远超砒霜,且高温蒸煮无法破坏。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告诉大家,常见的鲫鱼、草鱼、鲤鱼等淡水鱼鱼胆,均属高危范畴。

鱼胆千万吃不得!这些风险你必须知道

误食鱼胆后,毒素会迅速损伤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引发呕吐、黄疸、少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更棘手的是,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临床只能通过血液净化、对症支持治疗降低风险。

剖鱼时若不慎弄破鱼胆,沾染胆汁的鱼肉必须彻底清除;若污染范围较大,建议整鱼丢弃。即便胆汁溅入眼睛,也可能灼伤角膜,需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

科学研究证实,鱼胆所谓的“药用价值”并无依据。为避免不可逆的健康损伤,切勿轻信偏方——无论生熟,鱼胆都应直接丢弃。守护健康,从远离危险习惯开始。

全国三农调研中心调研员,致力于精准捕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热点问题,及时响应社会关切,推动三农问题的积极解决。加入我们010-69945235。

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