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毒物到餐桌:非洲人靠它解决吃饭难题

来源:三农内参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25-05-21

在非洲大陆广袤的土地上,木薯以顽强的生命力扎根于干旱贫瘠的土壤。这种原产自南美洲的作物,早已成为非洲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更被誉为当地的“救命粮”。今天,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的三农调查员给大家讲讲。

从毒物到餐桌:非洲人靠它解决吃饭难题

木薯的外观朴实无华,根茎粗壮,形似红薯与山药的结合体。但它体内含有氢氰酸,若未经处理直接食用,会引发呕吐、腹泻甚至休克等严重后果。即便如此,木薯依然凭借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非洲站稳脚跟。它耐旱耐高温,只需一段根茎埋入土地,就能在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特别适合非洲许多地区的气候条件。

木薯的淀粉含量极高,经过加工处理去除毒素后,摇身一变成为优质食材。现在人们掌握了成熟的脱毒方法,将其制作成多样化的美食:磨成粉后可制作面包、面条;煮熟的木薯块口感软糯,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见主食。在工业领域,木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提取的淀粉和糖分,不仅用于制作珍珠奶茶里的珍珠、薯片、面包,还能制成饮料中的西米露,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从有毒植物到“救命粮”,木薯不仅为非洲人民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也带动了当地农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它的故事,既展现了植物强大的生命力,更见证了人类在与自然相处中积累的生存智慧。

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三农调查员,致力于精准捕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热点问题,及时响应社会关切,推动三农问题的积极解决。加入我们010-69945235。

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