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的“身份牌”:产地、日期、添加剂全知道!

来源:三农内参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25-06-19

清晨逛超市时,总会在货架上看到贴着标签的蔬菜礼盒、印着产地的水果箱——这些看似普通的包装和标识,其实是守护餐桌安全的“法律密码”。今天,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带大家了解一下,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农产品的“身份牌”:产地、日期、添加剂全知道!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收购单位或个人销售农产品时,按规定需包装或附加承诺达标合格证等标识的,必须完成包装或附加标识方可销售。包装物或标识上应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等级等内容,使用添加剂的还需标明添加剂名称。  

这条法规藏着生活的智慧。若没有包装和标识,我们怎么知道买到的草莓来自哪个果园,猪肉是否经过检疫?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告诉大家,现在不少菜市场的散装蔬菜如今也挂上了“身份牌”:卡片上印着菜农姓名、种植基地地址,甚至能扫码查看农药使用记录。  

如今挑选农产品时,不妨多留意那些包装上的小字:产地标注让我们知道食材来自何方,生产日期帮我们判断新鲜度,添加剂名称则为特殊体质人群避开风险。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认为,这些由法规催生的细节,就像无声的向导,让我们在柴米油盐的日常里,多了份“看得见的安全”。毕竟,吃得明白,才是生活最实在的幸福。

全国三农调研中心三农调研员,致力于精准捕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热点问题,及时响应社会关切,推动三农问题的积极解决。加入我们010-69945235。

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jpg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三农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