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多地干部因地制宜用“实招儿”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4-28
    “我们村的贫困人口主要是老弱病残,不能去太远的地方打工。”
    “村里风力、光能等资源很丰富,我们利用这个优势发展光伏扶贫产业。”
    “在我们村周边有一个投资5亿元的产业项目,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就业。”
    ……
    在4月25日的“第二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报告会”上,多位来自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代表“现身说法”,分享了各地在帮助、带动贫困群众脱贫上的好办法。
 
    图为卫祥玉。人民网张方磊 摄
    河南省济源市副市长卫祥玉:
    产业扶贫是防返贫的根本之策
    “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谈及当前的扶贫工作,来自愚公家乡的河南省济源市副市长卫祥玉说,济源除了国家的政策之外还有一些地方出台的保障制度,当前探索出的健康扶贫模式为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提供了生动案例。
    此外,卫祥玉介绍,济源在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开展“双千双扶”活动,实施“增孝关爱”扶贫政策等。谈及接下来的工作,他表示,产业扶贫一直是济源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产业扶贫是防返贫、建立长效机制的根本之策,我们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全产业链带动扶贫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图为卢捍卫。人民网张方磊 摄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
    查漏补缺,确保今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淅川县位于山西河南湖北三省交界的地方,是河南省的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人口97000人,贫困发生率和绝对贫困人口在河南都是最高的,脱贫攻坚的任务非常重。”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介绍说,水质保护和扶贫是淅川县当前两项最重要的工作,“在保护水质的前提下发展生产,实现群众脱贫致富。”
    卢捍卫说,淅川主要从产业发展布局、志智双扶入手,近几年,在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下一步,我们要对前期工作进行‘回头看’,查漏补缺,确保今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图为魏红侠。人民网张方磊 摄
    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县长魏红侠:
    因地制宜 创建“一改三全”扶贫模式
    “我们充分发挥风力、光能等资源优势来发展扶贫产业。”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县长魏红侠说,康保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贫困人口主要为老弱病残”“乡村振兴急需环卫保洁”三方面因素,创建了“一改三全”扶贫模式。
    据魏红侠介绍,“一改”就是改革光伏收益分配,“三全”指的是三个贫困弱劳力家庭的附近就业全覆盖、农村环卫保洁全覆盖、村集体收入全覆盖。“我们把光伏产业一个亿的发电收益变成贫困村的村集体收入,其中70%作为农村公益岗位的工资,剩余的30%作为村集体的收益,用于小型公益事业。”
 
    图为高姗姗。人民网张方磊 摄
    团中央基层建设部副处级调研员,现为团中央派驻山西省灵丘县边台村第一书记高姗姗:
    不仅要早日脱贫,更要实现乡村振兴
    2017年8月,高姗姗成为革命老区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韩家房村第一书记。2018年5月,韩家房村整村脱贫后,她又奉命来到红石塄乡边台村任第一书记。
    “边台村是易地扶贫搬迁村,现在我们村的百姓已经从小石头房搬进新房子了。”高姗姗介绍说,边台村正在发展“全域旅游+有机农业”,下一步,她想带领村民摆脱小农经济,发展现代农业。“边台村除了有千年形成的自然溶洞、峡谷风景,还有最新农业科研成果‘玉木耳’和‘雪莲藕’,我们不仅要早日脱贫,更要实现乡村振兴。”
 
    图为魏庆阳。人民网张方磊 摄
    黑龙江省大庆市委办公室驻东方红村第一书记魏庆阳:
    让村民实现家门口致富
    “2018年年底,我们村的贫困户比例降至2%以下,已经达到国家贫困村退出标准,实现整村脱贫了。”黑龙江省大庆市委办公室驻东方红村第一书记魏庆阳拿出一本红色小册子,向记者介绍,“我们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摘编出来100句话,组织我们村的党员学习,这是我们智志双扶的‘红宝书’。”
    此外,魏庆阳还提到,东方红村周边有一个用荷兰技术种植温室番茄的产业项目,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致富的愿望。“接下来,我们想进一步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条件,把国家的惠农帮扶政策落实到位,再引进一些好的企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图为王连彬。人民网张方磊 摄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副县长王连彬:
    确保贫困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奔入小康社会
    “故城县是省定贫困县,我们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副县长王连彬在采访时说,2018年,故城县主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中的具体工作任务精准施策,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贫困群众能够如期脱贫。
    王连彬说,下一步,故城县将在2018年扶贫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中的突出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二三四十’的工作思路,在保证队伍不变、力量不变、大扶贫格局不变的基础上,重点把‘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解决好,确保县内剩余的贫困群众能够如期和全国人民一道奔入小康社会。”
    据悉,“第二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报告会”由人民日报社、国务院扶贫办指导,人民网、《中国扶贫》杂志社联合主办。活动以“大国攻坚 聚力扶贫”为主题,来自扶贫一线的社会组织和企业代表通过案例展示和经验分享,就推动扶贫事业“脱真贫、真脱贫”、合力树立脱贫攻坚先进榜样、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精神力量等相关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