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农货电商爆火 农产品供应链仍待深挖(3)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9-03
  农产品供应链仍待深挖
  不过,在农货上行这一看似简单的流通问题背后,实际上,是整个农产品和农村的系统性问题。
  就以水果为例,首先需要确保水果的产量、质量稳定,但小农分散式的传统农业模式,无法较好地满足电商消费人群的需求;其次,电商需要运营人才,而大量种植户并不具备电商意识;而在发货环节,传统物流公司在运输生鲜农产品的可靠性上存在问题。
  也因此,从一开始只是通过产品创新、流量扶持帮助农产品上行,到如今,拼多多再度向农产品产业前进,尝试并探索多多农园项目。
  为让分散的小农经济,转为规模化生产,拼多多尝试在农村打造“新农商”机制,参与的农民集合为合作社,以合作社为主体,联合地方政府培养新农人为带头人,由工厂、代运营公司提供第三方服务,而参与合作社的农民,将成为新农商公司的“股东”,可以享受利润分红、农产品优先售卖等利益。
  不止于此,拼多多还在继续完善农产品供应链。多多农园则是一大抓手,仅云南而言,未来5年内,拼多多将推动100个“多多农园”落地云南,培养5000名云南本土农村电商人才,孵化、打造100个云南特色农产品品牌;其次,拼多多还将继续完善“产地直发”模式,在农货中央信息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完善大数据算法,提升产地直发模式的匹配效率和精准度,扩大农产品上行的速度和规模。
  此外,拼多多还将通过各种方式,孕育更多的国民级知名品牌农产品。
  近期的“农货节”便是一次探索。通过“万人团秒杀”、多多果园等现象级入口,拼多多希望让消费者熟悉并消费中国的农产品,让优质的农货脱颖而出,从而打破中国“农产品没有品牌”的怪圈
  长久以来,中国大量农货只有“产地标签”,而无“品牌标签”。因此,在未来三到五年,在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实现初步升级的同时,拼多多将着力孕育出大众熟知的农产品品牌。而这也是拼多多做农产品上行的最终目标。
  不过,电商平台始终只是零售渠道,是整个社会商品流量体系的环节之一。即便拼多多可以利用流量、大数据改善前端供应链,但仍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比如农村的人才问题、规模化生产问题、利润分配问题等,如此种种,均有待完善。
  因此,业内不少声音呼吁电商玩家共同参与农货上行,一起深入田间,将农产品搬进互联网,将这块此前被中国电商遗忘的巨大市场做大,并最终使得整个行业受益。毕竟,电商平台的成功取决于市场规模,规模越大,电商平台才有机会走的更远。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