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安县农安镇红卫村以党建为灯塔,引领村屯环境走向更好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6-02

  农安镇红卫村位于县城东北8公里,是全省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级文明村镇,2019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暨创先争优活动中被中共农安县委评为“先进党总支”。 

  一年来,农安镇红卫村按照镇党委“以党建为统领,助推各项工作高效开展”这一总体工作思路,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强基固本,使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特别是在改善村屯环境工作中,红卫村坚持把改善村屯环境作为加强党建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强化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行村民高度自治,使村屯环境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了净、美、亮、绿的整治目标,受到上级的一致好评和社会的普遍赞誉。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 

  全村以自然屯为单位实行网格化管理,党总支4名成员,每人包3个屯。每个屯由小组长负总责,并由3名党员和2名村民代表组成督查组。村干部与工资挂勾3000元,小组长绩效1000元,村党总支部每三天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周集中检查,每月联合检查,记录在案,年底兑现责任制,对表现好的党员和村民代表给予一定奖励。从而做到了责任明确,标准统一,奖罚分明,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 

  二是强化集中整治 

  村党总支组织全体村民集中开展了为期14天的清理越冬垃圾大会战。出动人员1862人次,车辆173台次,共清理垃圾4310立方米,迁移柴草垛270个,解决24户养殖户畜禽粪便及时转移问题。对11200延长米的砖明沟全部清仓见底,畅通无阻。824户的房前屋后各自为战,限期清理完成。通过集中整治,实现了环境卫生的根本好转,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强化党员作用 

  全村有38名党员,首先都自觉对自家进行彻底清理,拆除了所有私搭乱建,清理了院外杂物,院里院外每天进行清扫一次,垃圾定点存放,达到了干净整治,井然有序,小组长在村屯大喇叭进行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村民也都自愿自觉地“各扫门前雪”,一个全民参与整治的氛围初步形成。同时,党员志愿者和积极分子主动承包了公用空闲地13处和32座闲置房屋的管理,做到无死角,全覆盖。 

  四是强化基础建设 

  通过村党总支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红卫村的水、电、路、树、花、厕所、气已经全部改造完成,一个大美乡村的雏形已经形成。今年,又投入20多万元,栽植各种树木3987棵,种植花草113平方米,完善了503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墙体画,制作设立了120块永久性铁艺普法展。摆放垃圾箱106个。对所有院墙和铁大门统一进行了粉刷,54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广场又安装了12套活动器材。走进红卫村,给人如诗如画的感觉,不输城市宜居,

  不亚公园美丽。 

  五是强化常态管理 

  红卫村党总支不图一时之效,但求长治久净。全村设有3台垃圾车,6名保洁员,专职专责负责卫生管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村总支部书记每天巡查一次,严格兑现岗位责任制。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村民公约,严格实行门前三包,有效利用村屯大喇叭,表扬好的,批评差的,靠社会舆论推进整治落实。屯里工作组每天不定时进行检查,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达到了卫生管理常态化。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