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推进会在南京召开:完善监测评价网络 推进耕地质量保护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9-01

  为深入贯彻《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有关要求,规范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推动全国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网络建设,8月21日-22日,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全国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推进会。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耕地质量监测保护机构及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议指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网络。以“国家耕地质量监测中心”为龙头,以9大“耕地质量监测区域分中心”为纽带,以覆盖主要耕地土壤亚类的221个耕地质量区域监测站为核心,以2.21万个国家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和20万个耕地质量调查评价样点为基础,逐步建立与科研教学推广机构野外观测站密切配合,功能完备的国家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网络,为有针对性开展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提供基础支撑。

  会议强调,要强化专项监测,服务重大项目效果评价。继续做好轮作休耕监测,围绕地力提升、资源利用和生态恢复等内容,深入分析2017-2019年轮作休耕监测数据,科学评估试点成效;抓好黑土地监测,做好2018-2020年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区监测数据采集和上报,为科学评价黑土地保护技术措施成效,持续提升黑土地耕地生产能力提供数据基础;试点开展高标准农田监测,加强高标准农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试点启动粮食主产省高标准农田监测,科学评估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及对耕地粮食产能的影响,为高标农田后续管护与地力提升提供重要依据。

  会议要求,要推动成果应用,服务农业生产和政府考核。与农业生产、绿色发展相结合,充分挖掘监测信息实用价值,为破解区域耕地质量突出问题,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发挥监测成果对农业生产的实际指导作用。与重大项目、重点规划相结合,重点分析区域耕地基础地力、质量演变规律和综合治理效果等,拓展监测成果服务范围,全面服务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和退化耕地治理等项目实施效果评价;与政府履职、考核评价相结合,充分应用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成果,为自然资源负债表编制、资源承载能力分析、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等提供基础支撑,有效促进地方政府更加重视耕地保护相关工作。

  与会代表现场观摩了南京湖熟现代农业示范园国家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情况、南京太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耕地质量监测成果应用情况等。会议还安排部署了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报告(2017-2019年)编撰工作。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xxkd/202009/t20200901_5378176.htm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