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冬季养虾 夏季种稻 未来两年计划发展稻虾综合种养10万亩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1-11-10

  

  近日,桂平市石咀镇旺龙村稻虾综合种养基地,整齐排列着28张稻虾塘,每张面积约40亩,贵港市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场会在这里召开。据悉,贵港市以实现“百亿渔业”为目标,加快推进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中国南方小龙虾之乡”,到2023年计划种养面积达30万亩,小龙虾年产量超5万吨、产值25亿元以上。

  “未来两年,桂平市将依托发展珠江—西江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契机,计划发展稻虾综合种养10万亩,年产值超13亿元,全力打造绿色、有机水产品和稻米品牌,提高稻虾产品附加值。”谈起桂平市稻虾产业未来的发展,该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侃侃而谈。

  为加快推进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2020年7月底,桂平市与广西三超农业签约稻虾(渔)综合种养一体化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去年8月,该项目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开工建设。

  虾塘土地改造和产值是密不可分的。三超农业董事长陈华介绍,为尽量少占用水田,基地在石咀镇的旺龙、平安两村流转的1200亩土地,大部分是低效地、低洼地、沼泽地及闲置的旱田。通过改造虾塘,提升土质水质,将原本低效地、低洼地、旱田一步到位改造成为稻虾、稻渔产业用地,避免了重复投资,得钱、得粮、得产业、得指标,综合效益高。“如果稻虾塘改造得好,每年可出两季虾、一季稻,亩产成品小龙虾200—300公斤、虾苗约100公斤、水稻250—350公斤,每亩产值可达到1.8万元,实现亩利润过万元。”

  此外,该公司还利用现有基地条件,吸收本土创业人才,免费培训养殖及烹饪小龙虾技术,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每年村民合作社可固定分红10%,同时村民除每年地租收益外,也可在基地内务工就业,多途径增收致富。

  在去年建成的桂平市寻旺乡南津村建设300亩稻虾基地,敖广生态科技的小龙虾分拣打包生产线可按规格区分小青虾、中青虾、大青虾等7个规格,操作十分简单且高效。据悉,在这支由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博士团队开创的公司里,小龙虾预计亩产量达200多公斤,每亩预期产值可达1.2万元以上。目前他们正在全力摸索全程机械化种水稻的超高产模式,在两年时间内使水稻每亩产量提高到400—500公斤。

  通过引进培育稻虾龙头企业,桂平市已探索出冬天养虾、夏天种稻的高产模式。截至目前,该市已发展稻虾综合种养面积7500亩,2020年生产优质稻米530万公斤、小龙虾150万公斤,年综合产值达7600万元以上。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njtg/nyjs/lszwzzjs/t872169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