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田蛴螬的防治

来源:甘肃农业信息网 作者:佚名 时间:2021-12-22

  

  

  

  

  

  

  

  

  

  一、蛴螬的生活习性

  蛴螬是地下害虫金龟子类幼虫的统称,属鞘翅目、金龟子科,俗称“白土蚕”、“壮地虫”、“地漏子”等。金龟子的种类很多,根据我们以往的调查,发生在永靖县的金龟子种类主要是小云斑鳃金龟,此外还有华北大黑鳃金龟、马铃薯鳃金龟和黄褐丽金龟等。这些金龟子虽然种类不同,发生世代不同,个体大小有异,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属地下害虫,其幼虫蛴螬专营地下生活。蛴螬在地下的耕土层内专门咬食各类农作物的主根、须根、块根、块茎和鳞茎,不仅降低百合等根类作物的产量和商品价值,还使作物地上部份萎蔫枯死。有些金龟子的成虫还为害果树、林木的果实、嫩芽和嫩叶。

  蛴螬终生在地下生活。通常,从每年的5月份开始一直到10月上旬,蛴螬基本上都在距地面5~10厘米处的耕土层内活动取食。10月下旬开始逐渐下潜,在距地面20厘米以下、甚至更深的土层内越冬,直到第二年的4月下旬又开始上升至耕层土壤内活动取食,为害作物的根部。

  二、防治方法

  根据蛴螬的生活习性,在防治上通常采用农业措施和化学药剂相结合的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在作物收获后进行深耕、秋翻时,在犁的后面捡拾蛴螬,同时在作物生长期间,结合田间管理进行中耕除草,可大量杀死土中的蛴螬。

  2、药剂防治  杀灭蛴螬的常用药剂主要有:3%辛硫磷颗粒剂、5%毒•辛颗粒剂、15%毒•辛颗粒剂、5%二嗪磷颗粒剂、50%辛硫磷乳油和40%毒死蜱乳油等。上述药剂的具体使用方法有:

  (1)土壤处理  鉴于我省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是采用地膜覆盖种植模式,因此,最好是在覆膜前进行土壤药剂处理。即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4~8千克,或5%毒•辛颗粒剂1500克,或15%毒•辛颗粒剂500克,或5%二嗪磷颗粒剂1000克,或50%辛硫磷乳油300克,兑少量水稀释后,与50千克细砂土混合制成毒土,均匀撒施于地面后翻耕,使药剂能充分均匀地翻混到土壤的耕作层中,然后再整地、覆膜播种。

  (2)播种沟处理  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50克,用适量的水稀释,或每亩用5%毒•辛颗粒剂800~1600克,或15%毒•辛颗粒剂300~500克,或5%二嗪磷颗粒剂800~1200克,与50千克细砂土混合均匀,制成毒土,撒施于播种沟或播种穴内,覆一层细土后再行播种。

  (3) 药液灌根  对已经出苗的作物,只能采用药液灌根处理。可将50%辛硫磷乳油,或40%毒死蜱乳油稀释成1500倍药液后,从地膜上的放苗孔处将药液注入到根部的土壤内,每株用药液150~250毫升。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喷雾器内将药液配制好后,拧下喷雾器喷头的螺钮,去掉下面的旋水片。这样,喷出的药液就不是雾状,而是呈小水柱状,然后将喷头对准放苗孔,直接注入药液即可。

  上述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防治百合田里的蛴螬,也适用于小麦、玉米、马铃薯、黄豆、中药材等各类作物田内蛴螬等其它地下害虫的防治。


原文链接:http://nync.gansu.gov.cn/nync/c107918/202112/192137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