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要融入农村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5-02

  招录大学生村官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主要目的是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人才、党政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各行各业优秀人才。顾名思义,大学生村官就是村里的干部,理应为乡村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现阶段,随着大学生村官工作不断推进,改变了一些村级干事动力不足的局面,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出现了一些大学生村官不下村的现象。

  这些不下村的大学生村官主要有三个表现。一是被县、市以上单位以重要活动需要帮手的名义长期借用,以至于一些乡镇经常抱怨:分配给我们的大学生村官是可望而不可即,名义上分配给了我们,其实在我们这报个到就不见人影了。二是被本乡镇留住,没有下放至基层,有的村级甚至根本不知道分配了大学生村官,直到需要村上考核时才发现有这些人存在。三是大学生村官以各种名义长期请假,专心干起了副业,把本职工作放在了一边。

  这些表现,既有外部环境客观影响,也有个人主观选择。一方面是借调监督机制不完善、借调手续不规范。比如,某地为防止大学生村官被长期借调而出台规定,明确要求大学生村官最多只能连续借调三个月,可一些单位还是钻空子,每到三个月就放回去几天,再重新以其他理由继续借用。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村官对自身职业认知有误,仅仅把眼下的就业当作跳板,一边应付一边寻找新的机会。一旦有更好的机会,就会以各种理由请假去干别的事,把本职工作放在一边,或者直接跳槽。由于大学生村官不占编制,也不形成竞争,乡镇上对他们的请假也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的心态,使得大学生村官很难融入农村、深入农民。

  大学生村官,其意义就在于村这个关键字,不突出这个村字,就没有履行好工作职责。突出大学生村官的村字,需要从制度、管理、培养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在岗监督制度,通过不定期检查,避免钻空子。其次,要强化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通过细化实绩考核指标,压实工作责任,让经常请假不见人影的人没有位置。第三,要完善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有计划、有目标地从大学生村官中培养一批县级、乡镇干部后备力量,既能给大学生村官提供发展平台,也能缓解基层人手紧缺的窘境。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大学生村官是重要一环。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突出大学生村官的村这一关键字,让大学生村官回归村级事务本位,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和人才活力。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