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牧区“三变”改革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4-08-01

  

  推进农村牧区“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盟农牧局围绕盘活农村牧区存量资源、资产和人力资本,下大力气深化农村牧区“三变”改革,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作用,以股份合作为纽带,整合农村资产、资源、资金,推动农村经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23年底,陆续完成了198个嘎查村的改革任务,量化经营性资产总额16571.7万元,确认成员74866个。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的嘎查村有117个,其中高新区乌兰毛道嘎查和孪井滩乌兰哈达嘎查股份经济合作社被自治区选定为全区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样板村,在全盟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已开始实质性运营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有129个,其中21个已实现盈利并为成员分红,累计为成员分红2639.4万元。

  2024年,全盟确定了20个首批“三变”改革模式推广试点嘎查村,各级农牧部门与苏木镇同步联动,通过广泛宣传、座谈交流、业务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为各试点嘎查村分析梳理、把脉定向,引导嘎查村在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的前提下,转变经营思路、拓宽经营渠道,不折不扣做好“三变”改革试点工作。目前,20个试点嘎查已确定发展模式和主要运营形式,并陆续开展经营活动。其中,巴润霍德嘎查、巴音敖包嘎查、乌兰毛道嘎查、特莫乌拉嘎查、查拉格尔嘎查和乌兰哈达嘎查已实现分红,每股分红最高可达到2500元。

  下一步,全盟各级农牧部门将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牧区集体经济多元化实现形式和利益机制,持续完善农村牧区混合所有制经济治理体系,着手于培养中坚力量、着眼于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着力于壮大经营主体,稳步推动“三变”改革工作。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als/202407/t20240730_254864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