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李”销售火爆!桂林灌阳李子助农增收致富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4-08-08

  连日来,骄阳似火,灌阳县文市镇大湾村的果园里、村头巷尾,人来车往,当地农民正火热地采摘、销售着被外地客商誉为“黄金李”的奈李。

  “我们村种的奈李品质好,种植面积也宽,每到收获季,老板们慕名前来抢购,李子根本不愁销。”文市镇大湾村的团支部书记范小松说,他种植奈李已有7年历史,面积达到18亩,今年产量4万多斤,收入约10万元,像他这样的种植户只是村里的一个缩影。

  

  据该县人大代表、村支部书记范德明介绍,全村奈李种植面积达1100余亩,现已陆续进入丰产期。今年6月中下旬就开始采摘,每天都有4、5辆大卡车来村里收购,最多的一天来了7台卡车,当天销售奈李7万多斤。

  “灌阳种的李子系列品种品相好、个大均匀、水分足、糖分够,大个李子3个就有1斤,在广东和湖南市场很抢手,我每天向外销售1万多斤,7月以来仅在大湾村里就收购了10多万斤‘黄金李’”。正在收购李子的外地客商王熙来一边结账一边说,最贵时达2.4元/斤。

  

  “目前全村76户脱贫户,其中有60多户种植了奈李。其中脱贫户范荣军,是村里最大的种植户,种植面积达到28亩,今年仅卖李收入达12万元多,靠‘这乡有李’脱了贫,致了富。”大湾村驻村第一书记石海斌接过话说。

  近年来,灌阳县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坚持“特色+效益”的模式发展农业,重点种植水果产业,制定《灌阳县现代设施农业项目奖补方案》等相关政策。同时,对新建水果示范场进行规划和指导,还组织优质果苗发放给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内分散种植户种植,积极开展水果技术培训,深入果场开展调查和现场技术指导,并从有限的财政中挤出资金为各乡镇果园修建产业路、安装生态杀虫灯,修建灌溉水管网等基础设施。通过系列举措,该县把水果市场开拓到国内外,推进农旅融合,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灌阳县根据不同品种的成熟期,引进了红宝石、蜂糖李、黄腊李等新品种。主要分布在灌阳、新圩、文市、水车、新街、黄关等乡镇。种植各类品种李子面积9.21万亩,预计年产量达13.73万吨。李类产业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广西前列。

  据悉,灌阳黑李、黄金李(奈李)在广西区内外享有盛名,其中灌阳黑李获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中华名果”称号,是广西优质农产品,产品远销东南亚。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l/t1882169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