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麦区在全国率先大面积开镰收获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3-05-11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都 文) 5月10日,四川麦区在全国率先大面积开镰收获。当天,四川小麦规模化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大邑示范区和崇州示范区同时开展百亩连片示范验收。“测产结果为崇州示范田平均亩产516.9公斤、大邑示范田平均亩产507.5公斤。”当验收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余懋群宣布完测产结果,在场的专家、种粮大户脸上充满了喜悦。这个产量远高于成都片区2021年的小麦平均亩产315公斤。

  5月,北方麦区还在灌浆,蜀乡大地已风吹麦浪一片金黄,四川麦区迎来颗粒归仓。眼下,四川小麦大范围收获由南及北次第拉开。2023年,四川小麦播种总面积约880.5万亩,比去年稳中略增,占西南麦区接近60%的播面。

  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四川小麦蓄势待发。川南,种粮大户依托好政策,内江市东兴区、资中县等地昔日的“荒山坡”和撂荒地种上了“中国粮”,小麦种植面积恢复性增长。成都平原,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都江堰灌区优势,广汉市在去年打破西南地区百亩规模小麦亩产首次突破600公斤纪录的起点上,利用新品种和新技术加持走在全省前沿。川北,多次到访四川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赵振东点赞四川小麦育种和生产。

  四川小麦大面积收获早,一方面是受西南地区的气候特征影响,另一方面得益于我省有一支强大的小麦科研队伍。“四川小麦的高产是在弱光地区,生育期只有180多天的情况下取得的。”赵振东表示,河南、山东等地的小麦生育期都超过220天,国外更是在300天以上,生育期短还能有如此高产,说明四川多抗小麦和人工合成小麦育种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汤永禄介绍,通过全省多点位调研发现,小麦落色均匀且干净,说明今年的病虫害发生很轻。另外,今年小麦开花期提前,灌浆时间延长,粒重不会低,预计产量稳中有升。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0/2023/5/11/eafd04e026d74970ba62ef4a4d69c39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