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职业农民 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5-02

  今年春节,我随家人一起回到老家丹凤县周家村。这个村子和商洛山区其他村子一样优美、朴素,也和全国其他乡村一样,正发生着巨变。村里新盖了许多楼房,立起了光伏路灯,摆放了很多公共垃圾箱,拓宽和硬化了道路作为一个从山区走出来的年轻人,我为家乡的变化感到欣慰。然而,我也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村里人的生活水平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层。

  我一个堂叔早年收购农产品。有了些积蓄后,他买了辆大货车替人拉货。经过不断努力,堂叔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户,不但盖了楼房,还供两个儿子完成了学业。

  事实上,村里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了生活水平,但这些人毕竟是少数。我另一个堂叔,他们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女婿在县城饭店打工获得的每月2000元薪水。堂妹在家就是带小孩、看电视。堂叔一家是这个村子大多数人家生活的缩影。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村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每个人的主体责任,是破解乡村发展难题、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激发和释放乡村活力的关键在于教育,而现有的职业农民培训体系还不完善,内容形式缺乏创新,难以契合农民多样化需求。我认为在现有的各项政策、措施推行过程中,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扶贫先扶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推动农业产业化,是保证农民脱贫和防止返贫的重要途径。二是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援帮扶等方式建立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利用当地特色产业,鼓励相关企业、合作社及社会组织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三是优化乡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省级层面上统筹设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各地根据当地特色对课程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充分利用我省高等教育资源优势,着力培养和打造一批能够适应乡村建设需要的师资队伍。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可以激发农民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但能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产业发展,而且有助于提升乡风文明和基层治理水平等。(省财政厅 何英)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