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剂温暖心灵的良药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4-02

——白水县白水小学刘超超老师脱贫攻坚工作事迹

   刘超超,女,生于1984年,毕业于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教于白水县白水小学,是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她说:“倘若世界是一间小屋,那么爱心就是温暖小屋的火炉;倘若世界是一棵大树,那么爱心就是滋润大树的养料;倘若世界是一根蜡烛,那么爱心就是点亮蜡烛的火柴。”

   在全国如火如荼的掀起脱贫攻坚战的世纪伟大工程中,作为一名教师,刘超超始终坚持奋斗在教育扶贫的前沿,耕耘在教育教学的一线。她深深明白,对于农村孩子来说,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只有学习才可以彻底斩断代际相传的穷根,而老师的“爱”才是温暖他们心灵的一剂良药,是激励他们一路前行的源动力!
 刘超超老师帮扶的学生是一个叫彭程群的小姑娘。这个孩子是个外来户,孩子随着打工的父亲来到了白水。彭程群先天智力欠缺,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起初,孩子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在刘超超老师手把手的帮助下,孩子基本上能写出自己的名字了,也让孩子的心离老师近了很多。

    第一次去彭程群家家访,刘老师了解到:彭成群一家四口人,爸爸,妈妈,弟弟和她自己。爸爸在是下井矿工,妈妈因照看年幼的弟弟,暂无工作。所租的小房子,厨房、卧室、生活区三位一体,是那么的拥挤。当看到这些时,刘超超老师心里非常的难受,暗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彭成群这个孩子虽然和普通的孩子不同,但是在家特别能干。自己能干的事情自己干,自己不能干的事情也帮着干,生怕累着爸爸妈妈。面对这样的学生,刘老师在心里谋划着自己的帮扶计划。
   在学校里,刘老师定期找彭程群谈心,及时了解她的心里动向,不论是课堂还是课后,刘老师都想方设法寻找该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还利用课余时间,给彭程群加餐,帮其识字,尽力帮孩子多认几个字。日复一日的相处中,鹏程群和刘老师更近了,也变得阳光了起来。
天气逐渐变冷,刘老师看到鹏程群冻得通红的手脸,立即买了一双手套和一个口罩送给她,并叮咛其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鹏程群的眼里泪花闪烁,嘴角动了动没有说什么,但从她的脸上看到的是感激的坚毅神态。
    接下来扶贫中,刘超超老师尽量利用星期天去孩子家里,对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给予及时的帮助。用刘老师的话说:我付出多一点,程群这孩成长就快一点,这个家脱贫的步伐就快了一点,我愿用自己的微薄之力,陪伴孩子走过她的人生起步之阶,用我的爱,帮助这个孩子树立自信,送去阳光和温暖!

   教育扶贫,党心所向!精准脱贫,民心所望!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贫路上,刘超超老师深深地意识到,扶贫不仅仅是任务,更是她了解社会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的机会,和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够感受到人和人之间的情谊。
     扶贫路上,虽然有时披星戴月,身心疲惫,但刘老师始终风雨无阻,脚步坚实,收获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满满的感动。彭成群家的生活好坏,也时常牵动着刘老师的心,她们彼此像亲人一样关心着。扶贫工作让她真正体会到了农村人那种艰辛困苦的生活,同时也感到了作为一名教师肩上责任的重大。扶贫先扶志,作为一名老师,她一直告诉自己的学生:“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在脱贫的大路上,刘老师和她的学生们一起前行。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