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智慧警务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4-03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今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习总书记作出关于“智能化”、“大数据”的重要论述,给新时代的公安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一个以海量信息和数据挖掘为牲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宜春市公安局以此为契机,树立智慧警务新思维,创新构建“宜春公安警备大脑”,获得了“全省警务改革创新好成果”称号,成为了江西省公安机关近年来大兴改革创新之风的优秀代表。但是宜春市目前的智慧警务建设善,离建立起与新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现代警务管理体制和警务运行机制,还存在着一定差距,需要宜春公安各县市、各警种部门、各基层所队齐心协力,为推进智慧警务建设加砖添瓦。
    一、在宏观层面上,来说说什么是智慧警务。
    智慧警务,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引擎、视频技术、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为技术支撑,以公安信息化为核心,通过互联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促进公安系统各个功能模块高度集成、协调动作,实现警务信息“强度事例、高度共享、深度应用”之目标的警务发展新理念和新模式。它标志着公安信息化正在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度融合。智慧警务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感测、分析、整合警务运行中的各项关键信息,通过对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公安需求做出明确、快速、高效、灵活的智能响应,为公安工作提供高效的警务管理手段,拓展“放管服”新空间。
    二、从宜春市智慧警务建设实际情况出发,谈谈推进智慧警务建设上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对公安大数据理念认识不够深刻。“脖子以上”层面,顶层设计在平台建设方面整体规划性偏弱,借助企业力量的力度不够,县级合成作战中心建设进度不足,数据总量、存储能力、处理能力和应用能力等方面难以形成整体合力;“脖子以下”层面,基层公安机关对大数据的应用程度有待提高,部分实战平台推广力度不足,有效的数据资源不能及时转换为战斗力,只是“看起来很美”,没做到“用起来很强”。
    (二)数据共享上,纵向数据开放度低——省部级公安机关掌握数据资源尚未完全对下开放(以简单查询为主),无法综合应用;横向数据流通性差——市局技侦、网监、交警、刑侦等部门业务数据流通性有待提升,交互应用支撑力较弱;视频图像数据事例度低——现有公安视频监控、车辆智能抓拍、视频指挥等系统内图像资源尚未完全整合。各警种信息共享不够充分,部分数据壁垒打通,“信息孤岛”现象存在,业务流程衔接不够顺畅。
    (三)全宜春市有5800名民警,整体业务人才、技术人才队伍紧缺。部门民警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没能理解智慧警务给公安工作带来的重大变革,习惯按照经验、传统思维开展工作,造成数据采集量少是、信息失真、不准确。有的部门在数据采集录入时流于形式,仅局限于对考核数据的编凑、整理,在对打击、防控、侦查、办案、有实效、有价值的信息的采集上,却找不准目标和方向,导致信息化数据质量不高,时效性、预见性差,不能较好地支撑和保障信息化应用的需要。
    三、结合到宜春市公安工作,在推进智慧警务方面,建议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警企合作,推出智慧警务产品,形成“科信部门+业务部门+企业”新型模式。在平台搭建上,科信部门重在管建,发挥“修路”作用;业务部门重在应用,利用大数据脚踏实地的“往前走”;重在设计规划,以“施工图纸”的方式,实施集约化建设、融合式发展,从整体上来规划,注重解决壁垒问题。2018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与阿里巴巴旗下橙鹰公司合作,科信部门了解基层实战需求和建设意见后,与橙鹰公司对接对表,整体统筹、细化项目建设计划,南通公安大数据应用孵化基地 “橙蓝实验室”正式揭牌。橙鹰公司围绕公安业务部门的实战需求,探索基于互联网大数据驱动下侦查破案模式。通过数据资源的反哺“喂料”,南通市公安局先后破获一批重大恶性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91人,历年逃犯61人,成交显著,这一案例值得宜春公安借鉴。
    (二)树立数据思维。抓住一个“学”字,与宜春市公安机关“轮值轮训、战训合一”警务培训实施方案相结合,在警务培训中心参加集中学习训练的8天时间中,加大数据方面课程比重。针对少部分不能参加轮训的民警,以外请教学与内部挖潜结合的方式来特色挑选理论教官和实战教官,采取送教上门、专题学等形式,帮助民警树立数据思维;抓住一个“考”字,市局可下发通知考试,并将其与民警评优评先和前一段时间考评挂钩;抓住一个“比”字,法制部门每季度组织一次以信息数据应用为专题的擂台赛,发挥基层单位的创新精神,注重大数据如何真正运用于实战;抓住一个“倡”字,树立数据应用个人典型,挖掘数据人才,奖惩结合,营造氛围。
    (三)严把数据源头。一方面,坚持常态化抓好“一标四实”基础信息和智能化手段采集的动态信息,通过建立“旬抽查、月通报、季调度、年考评”制度,督促民警日常习惯养成,做到能采必采、应采尽采,使信息采集融入到民警日常工作的全过程。全力推进社会信息资源整合,推进将此项工作纳入 综治考评。另一方面注重执法办案,笔者身在一线办案单位,对一案一码执法办案系统有着一定的了解,各类行政案件、刑事案件在一案一码执法系统上形成“标准生产线”。录入警情信息、勘查APP现场勘查信息采集录入、涉案人员信息、涉案财物信息、串并案信息等,会有大量数据进行流动,各分局法制部门、指挥中心要定期对录入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抽查,对民警及所在进行考评,倒逼数据采集录入规范化,改变以往民警“不愿采、不会采、随意采”的弊端,营造“全警参与、全警应用”的氛围。
    (四)强化数据赋能。加强市县两级合成作战分中心数据交流,唤醒“沉睡”数据,激活“潜能”。以实战部门能否应用到优质高效数据为基准,首先广泛征集,参考警种部门和基层实战单位意见,层层上报,作为有针对性赋能的基础指引;然后梳理清单,结合“一县一品”及“五项重点工作”对征集到的数据需求进行研判分析,列出近期能够提供的数据赋能目录、数据产品目录,给顶层设计提供正确指引,让智慧警务在优化中发展;接着拓展数据,结合合作作战攻坚行动的部署要求,加强与省厅、市政府大数据管理中心的数据共享协作,为赋能提供更多的数据资源。
    公安建设千帆过,智慧警务终成行。智慧警务新思维,正掀起宜春深化公安改革的攻坚浪潮。构建智慧警务是未来警务体系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瞄准全国一流,打造宜春样板”目标的必由之路,值得宜春公安不断探索。(三农内参主任潘少雄,信息员黄小军)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