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实施“四项工程”,扎实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6-02

  2019年以来,招远市农业农村局及相关部门按照“清理、规范、提升、整县推进”的总体思路,以“四个一批”(清理注销一批、规范运营一批、培育提升一批、联合创建一批)为路径,着力实施“头雁引领”“四个一批”“机制保障”和“双向驱动”工程,确保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相关做法被农业农村部转发推广。

  一、实施“头雁引领”工程,打造合作社示范样板。招远市现有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24家,烟台级示范社30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53家,约占全市合作社总量的十分之一。为充分发挥各级示范社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榜样引领作用,促其先行做大做强,带动整体发展,招远市结合全国首批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开展,先后制订出台了《关于实施“四动战略”“十六项工程”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2019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项目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通过项目支撑、培训学习、政策扶持、信贷支持等形式,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合作社(联合社)。如,大户庄园农林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9个村流转土地11000亩,通过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带动周边村庄共同致富;毕郭碧果乐园联合社与金丰公社等社会化服务主体达成合作协议,实现了对毕郭镇10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统一运营。招远灵山果蔬合作社在南京大润发等大型连锁超市苹果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齐山镇蜜薯种植联合社通过举办“蜜薯节”等活动,将“齐山蜜薯”品牌推向拉萨、江西等地。

  二、实施“四个一批”工程,规范合作社运营行为。一是清理注销一批。以农业农村局、各镇街为主,市场监管等部门参与,对农民合作社进行全市摸排,工作开展情况在《今日招远》进行整版报道,提高了试点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根据摸排情况,建立了《工作台账》和《疑似问题社台帐》;推行了源头排查、跟踪巡查、精准甄别、共同会商、分类处置“五步工作法”进行清理整顿。将“无农民实质参与、没有实质经营行为、纳入异常经营目录”的172家农民合作社纳入“空壳社”清理整顿范围,其中:清理注销134家,指导规范38家。工作中注重“激活”,对因经营困难暂时停滞、财务制度暂时不规范的,尽量帮助其完善章程制度,扶上马,送一程,使合作社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对确无激活必要和唤醒可能的合作社,推行简易程序或容缺办理,促其尽早“销号”。二是规范运营一批。从镇街道、市直部门、优秀合作社理事长中筛选成立39人的辅导员队伍,不定期实地入社指导。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合作社规范化提升专项整治活动,对财务制度不健全、承担过上级项目建设任务的农民合作社进行了重点督查,指导其规范运营。印制800套规范的财务帐簿对农民合作社免费发放,倒逼合作社财务规范管理和成员帐户建立,明确规定运营不规范的农民合作社不得承担各级各类农业项目。三是培育提升一批。从资金奖补、信贷、金融等方面加大对合作社的培育力度,先后有3家合作社被授予全省首批“示范服务组织”称号,新培育烟台级以上示范社8家。先后与建行、农商行达成合作协议,结合“鲁担惠农贷”实施,对示范社给予重点金融信贷支持,累计信贷支持5800多万元。四是联合创建一批。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先后组建培育果业、农机、畜牧、植保等全市行业性联合社4家,镇域联合社13家。目前,我市农民合作社联合合作趋势明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单体社规模不大、力量薄弱问题。

  三、实施“机制保障”工程,推动试点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强化组织推动。招远市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动员会议、调度会议、推进会议。下发《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专项清理工作方案》《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的通知》等文件,定期对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试点工作进行调度部署,落实责任、明确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考核奖惩机制。将试点工作纳入招远市委深化改革重要事项和乡村振兴战略“三重”工作之一,作为对各镇街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占10%的权重。三是通报会商机制。建立了试点工作微信群,群内人员包括镇街、市场监管、组织部门等相关人员,通过微信群即时发布工作进展及相关信息,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了试点工作阶段性周通报制度,下发各类通知、通报21期。四是经费保障机制。在当前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大、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地方财政收支压力骤增的情况下,仍保留90万元作为试点工作经费,保障了帐簿印刷、会议培训、调研学习、平台建设等工作需要。

  四、实施“双向驱动”工程,着力增强合作社县域指导服务能力。自上而下,加强对上沟通对接,与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相关领导、专家达成合作意向,加强对招远试点工作支持和指导,确保试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邀请省农业农村厅领导专家、青岛农业大学李中华院长实地调研,为试点工作出谋划策、把脉会诊。自下而上,总结推广大户庄园农林专业合作社创新经营体制等4个典型案例上报省厅网站推广,拍摄制作《招远市合作社试点工作纪实专题片》,编制印发《招远市合作社质量提升试点制度文件汇编》对上汇报交流,选派优秀理事长赴高等院校专题培训,提升全市合作社理事长的经营管理和政策理论水平。总结招远市试点做法上报农业农村部,通过《农民日报》公众号进行刊发推广。

  虽然,招远市合作社质量提升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合作社数量众多、涉及面广,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不规范、财务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落实不到位、成员帐户不健全、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密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质量提升工作任重道远。

  下步,招远市将按照此次人大常委会会议精神,继续在“规范提升”上下功夫,在“整县推进”上求实效,借助社会力量,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是系统培训,持续提升相关人员素质能力。采取“送出去学”和“请进来教”等方式对合作社理事长、财务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组织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定期进行实地指导,切实提升招远市合作社理事长、财务人员、技术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政策水平。

  二是四级联创,持续推进示范社建设。注重“激活”和“规范”,强化合作社实地指导,实现剩余空壳社“清零”,提高合作社成员帐户健全率。鼓励联合合作,切实发挥联合社的体量优势、成本采购优势和组团议价优势。鼓励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技术引进、社会化服务,开展县级示范社创建活动;形成国家、省、烟台、县级四级示范社配套联动、梯次递进的良好局面。

  三是搭建平台,持续提升县域指导服务能力。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座谈交流、观摩学习等活动,对标先进、比学赶超;依托专业机构强大信息数据和技术服务能力,打造县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生产指导在线化、数字化,社会化服务即时化、高效化,助力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