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土地如何“活”起来:高效利用的智慧

来源:三农内参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25-04-27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土地作为核心资源,如何避免闲置浪费、实现高效利用?怎样让有限的土地既保障乡村发展,又满足村民需求?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告诉大家,有法规为农村土地资源的科学调配指明了方向。

乡村土地如何“活”起来:高效利用的智慧

《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六十七条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依法采取措施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激活农村土地资源,完善农村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机制,满足乡村产业、公共服务设施和农民住宅用地合理需求。

现实中,农村土地利用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村庄存在空心化现象,老旧房屋闲置,土地利用率低;另一方面,乡村产业发展、公共设施建设又面临用地紧张难题。针对这些情况,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成为破局关键。许多地区通过土地整理、宅基地有偿退出等方式,将闲置的宅基地和低效建设用地重新规划,用于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既唤醒了“沉睡”土地,又带动了集体增收。

在保障新增建设用地方面,各地积极完善机制。比如,有的地方建立了用地指标倾斜制度,优先保障乡村学校、卫生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时为符合规划的农民新建住宅提供用地支持。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想说,第六十七条通过统筹存量与增量,平衡保护与发展,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土地保障。

全国三农调研中心调研员,致力于精准捕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热点问题,及时响应社会关切,推动三农问题的积极解决。加入我们010-69945235。

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